讀懂并喜歡《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是成功晉級為寶媽之后的事了,全書以“媽媽”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講述媽媽和兩個孩子華安華飛之間的故事。隨便翻上幾頁,就能感受一個母親的溫柔氣息撲面而來。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憐,有調皮搗蛋的頑皮,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
“慢慢來”,這短短幾個字,長,卻可以用一生去等候,這該得有多大的耐心才可以耐得住這漫長的時光啊!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更加注重的是辦事的效率,恨不能與時間爭分奪秒。偶有面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大人更是不停的催促,脫口便是“快點兒快點兒”、“手腳麻利點”……卻不曾深思熟慮地去想孩子是否遇到了麻煩困擾呢?若不是有困難誰又會故意地浪費時間。可想而知當孩子本身在遇到困擾之時他的內心本就是萬分緊張與急切了,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便是大人的鼓勵與幫助,若是你不能夠幫助他那么也請輕輕地告訴他:“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僅僅是這輕輕地一句便可讓孩子自信和安心許多、許多……
與此同時我想到黑幼龍老先生寫過的一篇文章《慢養孩子靜待花開》,他在文章中說:“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慢養并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慢養,可以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并不難,難的是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以一種恬淡放松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孩子,也無聲無息的告訴我們“靜待花開”,多給孩子們時間、空間,多一點理解,這些都需要溫柔的堅持,讓生命綻放在更加美麗的瞬間,人生之路很長,希望能夠慢慢的、美美的、堅強地走下去。
當然,這本書也并不僅僅只起到情感共鳴的作用,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告訴了我們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愛孩子,并不僅僅是幫助他成長,給他最好的一切,也包括學會等待他長大。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只要你有耐心與等待,終有一日便是鐵樹也會開花。(高玉穎)